(2025年7月18日,北京)麦当劳中国携手薯条供应商辛普劳中国、麦肯中国与蓝威斯顿中国,以及土豆种植农户代表,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链博会”)麦当劳展台共同庆祝土豆本土种植40周年,并首发第十一届“大薯日”主题活动。40年来,麦当劳与供应商伙伴共同构筑中国“麦链”扎根中国、深耕本土化发展。今年大薯日麦当劳中国将继续围绕经典产品大薯,展现土豆“从农场到餐桌”的过程,将麦当劳薯条背后的品质及趣味故事传递给更多消费者。

麦当劳中国首席影响官顾磊说:“过去的40年里,我们和农民伙伴、供应商一起,把‘精耕厚养好土豆、外脆内绵好薯条’的信念一代代传承下来,用新鲜、安心、高品质的食材,持续为消费者带来麦当劳全球经典美味。一颗土豆虽小,却是麦当劳在中国‘三脚凳’经营理念的印证——品牌、员工和供应商形成了坚固牢靠的支撑,以信任和共同价值观为基础,坚持长期主义,合作共赢。40年的坚持,从试验种植到品质与产量双提升,我们要种出好土豆,更要让农业自然生态更可持续,孕育更多麦当劳的好美味。”
在本届链博会,麦当劳中国与11家供应商伙伴以中国“麦链”形式首次亮相,并联合发布“麦链”倡议,携手供应商共塑中国“麦链”新生态,推动更高质量发展的协作,共同迈向更智慧与更绿色的未来。麦当劳中国展台面积达360平方米,邀请北京百麦、宾堡、九联、凯爱瑞、麦肯、三元食品、圣农、首农集团、顺新晖、泰森食品和太阳谷等11家供应商伙伴,以“扎根中国,麦链全球”为主题,联合展示了中国“麦链”上下游合作共赢,推动本土化发展,积极开拓“出海”机会的成果。
40年深耕本土,一颗土豆背后的产业链共赢
麦当劳中国的土豆种植历史可追溯至1985年。当时,麦当劳与薯条供应商辛普劳开启调研和试验。1993年,辛普劳北京工厂生产的薯条正式供应麦当劳餐厅。历经40年,土豆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:辛普劳中国的土豆年收获量从早期的几千吨,到2002年突破2万吨,2025年预计达9.2万吨;麦肯中国、蓝威斯顿中国的收获量也实现成倍增长。

产量提升的背后,是种植模式的全面升级。早期农户以人力加牲畜种植,每户仅种十亩左右;如今已形成规模化现代农场,播种、施肥、收获全流程机械化,GPS导航让播种作业更精准。作为麦当劳中国再生农业计划的成员,三家薯条供应商与农民伙伴共同推进轮耕轮种、滴灌节水、土壤健康测试等再生农业技术,目前已在4万多亩农田实行轮作,并通过冬季覆盖作物种植避免水土流失,推广检测技术为土壤定期做“体检”。麦当劳中国供应链学院已经为5000多位种植土豆的农民提供了再生农业培训。
中国“麦链”聚焦“扎根中国,链接全球”,持续推进产业链优化。1992年辛普劳在北京建成首家薯条加工厂,2016年战略迁址宁夏更贴近产地;目前辛普劳、麦肯和蓝威斯顿三家供应商已在华建成4家工厂,麦肯和蓝威斯顿在中国的新工厂于2023年先后落成,投资额合计超4.5亿美元。随着产能升级,薯条、薯饼、薯格和扭扭薯条均实现国产化。针对外卖场景研发的脆脆薯条,更是通过工艺创新让薯条类产品在外送条件下依然保持黄金品质。
第十一届大薯日首发,联结薯条的热爱
土豆的故事不仅在田间,更在麦当劳的餐厅。2015年开始,麦当劳中国每年都会用“大暑”和“大薯”这个谐音,举办“大薯日”主题活动,让更多消费者体验麦当劳的好土豆与好薯条,更通过一系列优惠、周边和互动,带来满满的情绪价值。10年来,“大薯日吃大薯”成了麦当劳和消费者之间一份特别的夏日约定。在链博会展位上,麦当劳还特地搭建了一个巨型薯条,作为大薯日在链博会的快闪店,供观众参观、体验和打卡。在北京, 5家大薯日主题餐厅也在链博会同期推出。

今天,第十一届大薯日于链博会正式首发,以“有薯就够”为主题,延续“大暑吃大薯”的趣味传统。今年的大薯日聚焦消费者和薯条之间的热爱点滴。麦当劳发现,很多人吃薯条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朋友手里的薯条,总忍不住想偷一根。于是麦当劳就把这个有趣的瞬间变成了创意周边——“大薯状态灯”,造型复刻道路指示牌,融合麦当劳经典大薯条标识,提供“请勿偷薯”与“有薯自取”双面提示,点亮后可展示独享或分享薯条的任意一面,提升吃薯仪式感和就餐的互动趣味性,传递与朋友分享薯条的快乐氛围。7月21日至27日活动期间,消费者还能享受7元的优惠价格,购买大薯条或脆脆薯条。